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qiulindajiudi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qiulindajiudi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qiulindajiudi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qiulindajiudi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绍兴市人民政府_常见问题_江南手机app|江南app登录入口|江南APP官方网站登录
专注于蒸汽锅炉热风炉生物质锅炉设计制造厂家

绍兴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1-07 来源:常见问题

  【绍兴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改置吴州,治会稽县。大业元年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政区沿革】绍兴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至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据史载,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内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此山,因更名茅山曰“会稽”,是为会稽名称之由来。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立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战国初,越王勾践大败吴国,越国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区。至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兴兵败越,尽取故吴地并至浙江,越始“服朝于楚”,而诸越邦国尚存。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吴越地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二十六年,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会稽郡先后辖山阴等二十余县,其中在今浙江境内有山阴、诸暨、上虞、余姚、句章、鄮、鄞、乌伤、太末、钱塘、余杭、由拳、乌程、海盐等县。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督察各郡,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并增辖剡、余暨两县,时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属今浙江境内的有十八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今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时辖山阴、诸暨、上虞、始宁、剡、余姚、鄮、鄞、句章、章安、永宁、乌伤、太末、东冶十五县。三国时,会稽郡隶属于吴,治山阴。魏黄初二年(221),会稽郡领县增至三十一县,其中增今属浙江境内的有吴宁、丰安、长山、遂昌、新安、定阳、临海、南始平、罗阳、松阳十县,增今属福建境内的有建安、汉兴、昭武、南平、东安、侯官六县。吴太元二年(252),再增永康、武义、建平三县,并改上虞县为侯国。吴太平二年(257)、永安三年(260)、宝鼎元年(266),先后分会稽郡置临海、建安、东阳三郡,会稽郡辖山阴、上虞侯国和诸暨、余姚、永兴、始宁、剡、鄮、鄞、句章八县。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于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所辖县数不变。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复设会稽郡,置东扬州。陈永定年间(557—559),会稽郡析山阴置会稽县,两县同城而治,治山阴,时辖十一县。隋开皇九年(589),省郡县,废会稽郡,改东扬州为吴郡,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县,并余姚、鄞、鄮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四县。并设吴州总管府,治会稽,总管原东扬州诸郡。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州,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治会稽,是为越州名称之始。大业三年(607),复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析句章之余姚置姚州,析句章之鄞置鄞州。改会稽郡为越州,治会稽,辖会稽、诸暨、剡城三县和嵊州、姚州、鄞州三州。同时置越州总管府,驻会稽县,管越、嵊、姚、鄞、松、绸、衢、瀫、丽、严、婺十一州。武德七年(624),废姚州为余姚县,析会稽立山阴县。改越州总管为越州都督府,督越、嵊、鄞、丽、婺五州。景云二年(711),天下分为二十四都督府以统属州,越州定为中都督府,所督不足十州,隶属于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废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驻越州,辖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乾宁三年(896),钱鏐平董昌,号越州为东府。北宋熙宁七年(1074),设两浙东路驻越州,辖越、婺、衢、明、台、处、温州。旋即并入两浙路,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辖县和治所均不变。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复置绍兴府,治山阴,辖八县。清设浙江省,省府之下置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绍兴府隶属宁绍台道,辖县未变。宣统三年(1911),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民国元年(1912)2月,废府、州、厅旧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原绍兴府辖县均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3年于省县间设会稽道,治宁波,时辖地相当于绍兴、宁波、台州三府。民国16年取消道制,原绍兴府七县直属于省。民国24年置绍兴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七县。民国25年,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其驻地、辖县不变。民国37年,更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余姚,辖十四县(改萧山为省直属,增辖鄞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四明八县)。1949年5月,绍兴全境解放。6月,设为浙江省第十专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六县,余姚划归第二专区(宁波)。10月改为绍兴专区,并析绍兴县城区置绍兴市(今绍兴城区),析绍兴县置会稽县,时辖一市七县。1952年1月,撤销绍兴专区,原所辖绍兴、诸暨、萧山三县及绍兴市改由省政府直属,上虞、嵊县、新昌划属宁波专区。1953年2月,省辖诸暨县划入金华专区,省辖绍兴市、绍兴县划入宁波专区;5月,绍兴市复为省辖,委托宁波专署代管。1957年8月,省辖萧山县由宁波专区;9月,诸暨县由金华专区划归宁波专区。1958年1月,撤新昌县并入嵊县。1959年1月,萧山县由宁波专区划归杭州市。1961年12月,复置新昌县。1962年12月,撤绍兴市并入绍兴县。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五县。1968年5月,改名绍兴地区,并成立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改名绍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置越城区,下辖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1989年9月,所辖诸暨县改设诸暨市(县级市)。1992年8月,所辖上虞县改设上虞市(县级市)。1995年12月,所辖嵊县改设嵊州市(县级市)。2013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绍兴县,设立绍兴市柯桥区,以原绍兴县(不含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的行政区域为柯桥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区域为上虞区的行政区域;将原绍兴县的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全市现有79个镇、15个乡、24个街道、508个社区(居委会)、2176个行政村。【所获荣誉称号】 绍兴市为全国68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首批全国24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之一,先后被国家相关部委与机构评定和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生活品质较好百强城市”“全国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城市”“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排行榜第20位”“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排行榜第5位”“中国城市环境竞争力排行榜第10位”“2008—2009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第22位”“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以及“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两次)、首届中国城市印象大赛“年度城市金奖”、《福布斯》榜“2010中国大陆创新城市第10位”、“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浙江省建筑强市”等称号,所属五县(市)均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2012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和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张显辉)

  【地理位置和面积】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北纬291335至301730、东经1195303至1211338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境域东西长130.4千米,南北宽118.1千米,海岸线平方千米。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5259至300800、东经1202949至1204347,陆域总面积355.9平方千米(以上为绍兴市测绘和地理信息局2012年提供的最新数据)。绍兴市区面积2942平方千米,至2014年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为319.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02.2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境内地貌类型多样,西部、中部、东部属山地丘陵,北部为绍虞平原,地势总趋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市地貌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即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龙门山、诸暨盆地、新嵊盆地、三界—章镇盆地、浦阳江、曹娥江、绍虞平原。全市最高点为位于诸暨境内海拔1194.1米的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最低点为海拔仅3.1米的诸暨“湖田”地区,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台地,绍虞平原平均海拔在5米至10米左右。地表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在全市境域面积构成中,按地域性质分:陆地面积8048.3平方公里,水系面积225平方公里;按地形起伏度分:起伏度在20米以下的面积909.6平方千米,占陆域总面积的11%;起伏度在20~75米的面积516.9平方千米,占6.3%;起伏度在75~200米的面积1633.2平方千米,占19.7%;起伏在200~500米的面积2624.17平方千米,占49.8%;起伏度在500~900米的面积1095.7平方千米,占13.2%。【河流湖泊】 境域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素以“水乡泽国”之称而享誉海内外。主要河流有曹娥江(境内长160.5千米)、浦阳江(境内长66.9千米)和浙东运河(境内长西段钱清至曹娥江78千米、东段曹娥江赵家坝至驿亭长坝闸15.70千米)。主要湖泊有30多个,其中水域面积在2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6个,即汤浦水库、长诏水库(沃洲湖)、陈蔡水库(东白湖)、平水江水库、犭央犭茶湖(镜湖)、南山水库(南山湖),尤以汤浦水库为最,水域面积13.4平方千米,是越城区、绍兴县和上虞市的生活饮用水源;又以鉴湖最为著名,水域面积294.8万平方米,蓄水量875.90万立方米,为绍兴黄酒制作的唯一水源,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旅游胜地,现已开发成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自然资源】 境内土壤类型多,分布复杂,性态特征各异,土质良好,多宜农业利用。从类型看,除地带性的红壤、黄壤土外,还广布着隐域性的水稻土、潮土、盐土和紫色土、石灰岩土、中基性火山岩土、粗骨土、石质土、新积土等9个土类。全市土壤共划分为11个土类、21个亚类、65个土属、101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4个亚类、29个土属、50个土种,面积227071.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9.82%;红壤土占3个亚类、11个土属、17个土种,面积34.11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5.60%。丰富的土壤资源,为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发展及各种地方名、优、特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绍兴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自然植被共有153科、449属、879种,其中天然森林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混交林、竹林和盐生等6类,覆盖率达46.2%。人工植被主要有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等3大类。其中粮油、经济作物品种分别超过100种,蔬菜作物有33类、128种,观赏花卉有120多种、240余属、800多个品种。全市属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有一级3种、二级16种、三级17种。境内动物资源丰富,饲养动物有4类、170余个品种;野生动物有兽类80余种、鸟类120多种、爬行类70余种、两栖类30余种。属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一级8种、二级59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在各种动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达1200余种,其中中草药资源植物类有1000余种,动物类有200余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即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面积402平方千米。涉及绍兴市下辖诸暨市、嵊州市、柯桥区的12个乡镇,59个行政村。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26处,其中国家级4处,分别为:绍兴县兰亭国家森林公园、诸暨市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诸暨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嵊州市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省级11处,分别为:原有绍兴县香雪梅海森林公园、绍兴县千年香榧森林公园、上虞市东山湖森林公园、诸暨市杭坞山森林公园、上虞市祝家庄森林公园、嵊州市鹿山森林公园、嵊州谷来香榧森林公园、新昌县罗坑山森林公园、新昌县七盘仙谷森林公园、新昌天姥山森林公园10家,2013年新增诸暨市三界尖森林公园;市级11处,分别为:原有汤浦水库森林公园、绍兴市会稽山森林公园、绍兴鉴湖森林公园、绍兴绿林竹海森林公园、诸暨市陶朱山森林公园、诸暨市枫桥森林公园、诸暨勾嵊山森林公园、上虞市凤鸣山森林公园、嵊州市百丈飞瀑森林公园、嵊州市竹溪森林公园10家,2013年新增绍兴县大香林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占地总面积为28587.87公顷。全市现有各级自然保护区(小区)76处,其中省级19处,分别为:柯桥区兰亭大庙坞自然保护区、柯桥区稽东香榧林自然保护区、柯桥区西路桂花林自然保护小区、柯桥区宋六陵古松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斗岩风景林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汤江岩鹰科鸟类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陶朱岩革命纪念地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小天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西岩龙潭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山自然保护区、诸暨市东白山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枫桥香榧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五泄浙江楠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青山水库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石壁水库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外阳湾鹭科鸟类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百丈岩苦丁茶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南山风景区自然保护小区;市级26处,分别为:越城区吼山风景林自然保护小区、柯桥区王成白虎山古松群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街亭镇花厅马西坞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牌头镇越山寺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浬浦镇盘山村牛头岭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镇雄踞村来垅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同山镇牛头颈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南山风景区雁鸭类候鸟栖息地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谷来镇百年香榧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四明山东方蝾螈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王院乡蛇类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雅璜香榧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西白山玉兰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林场天然阔叶林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南山次生阔叶林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里南红豆杉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长乐马尾松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里南乡何家坞天然阔叶林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短毛松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竹溪乡竹类资源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西白山区香榧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金钱松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马尾优质种源自然、嵊州市平山林场月案坪林区蛇类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西白山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嵊州市城西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县级31处,分别为:越城区秦望村鸟类资源自然保护小区、柯桥区芝塘湖鹭鸟自然保护区、诸暨市东白湖镇小东村乌石硼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镇小东村后山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盘山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镇娄东村庙后山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镇雄踞村坟垅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东白湖镇上英村庙后山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浣东街道火烧吴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五泄镇十四都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五泄镇红枫岭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五泄镇古塘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里浦镇陶姚村大悲庵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里浦镇里浦村大岩寺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枫桥镇梅苑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枫桥镇新择湖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枫桥镇大干溪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安华镇球山村球家坞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安华镇球山村下球山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赵家镇榧王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赵家镇宣家山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赵家镇东溪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应店街镇灵山坞村弄王堂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应店街镇金海三喜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应店街镇幸福村章家埠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应店街镇诸阳村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应店街镇寨头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阮市镇金岭村黄金山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璜山镇读山村独山头自然保护小区、诸暨市璜山镇黄家店村茅塘山顶自然保护小区。合计总面积为14065.06公顷,其中省级8826.57公顷、市级4752.69公顷、县级485.8公顷。全市共有2处湿地公园列入省重要湿地,分别为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合计面积为1912公顷;公布县级湿地名录6处,其中柯桥区3处、诸暨市2处(含白塔湖)、新昌1处,合计面积为5340.3公顷。全市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2496720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4340公顷。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铜、金等中型金属矿藏,及萤石、石灰石、石煤、瓷石土、硅藻土、叶蜡石、花岗石、玄武石、紫砂土等大中型非金属矿藏。其中,铁矿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75.5%,铜矿储量占全省的62.6%,金矿储量占全省的42.4%。非金属矿中,硅藻土储量为全国之最,瓷石土占全省的82.1%,叶蜡石占全省的38%。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2.4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63.78亿立方米)偏多13.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0.3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7.2%。产水系数0.56,产水模数87.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全市共有17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3.68亿立方米,比2013年年末蓄水量(4.79亿立方米)减少23.2%。(张显辉)

  【概况】 2014年,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异常偏少,雨量与常年基本持平,雨日比常年偏少,时间分布不均,年中丰,头尾枯,日照比常年略偏少。全年气候异常多变,表现为:1月持续晴暖,降水偏少;2月频现降雪天气,严重影响交通和作物生长;3—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强对流较多;6—7月上旬梅汛期降水集中、梅期偏短,出现冰雹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7月底受台风“娜基莉”外围环流影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8月出现历史罕见低温寡照阴雨天气;9月台风“凤凰”带来较强降水和大风;10—12月持续多晴少雨。此外,年内灰霾天气仍然较多,其中柯桥灰霾天数达106天。

  【气温】 全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0.5℃,比2013年偏低0.5℃。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4℃,出现在柯桥气象站,日期为7月11日;年极端最冷气温为-5℃,出现在新昌气象站,日期为1月22日。极端最高气温35.0℃的高温天数异常偏少,全市平均为15天,比常年平均偏少13天(常年高温天数为28天),日最冷气温低于0℃的冰冻天数平均为25天,比常年平均偏少2天,其中柯桥气象站最少13天,其次为诸暨气象站24天,其余都在26天以上。年内,柯桥气象站终霜日期出现在3月15日,比常年提前8天;初霜日期出现在12月2日,比常年晚13天。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20.0℃的秋季低温,出现在10月13日,比常年偏迟12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出现在3月15日,回暖比常年偏早10天。全年各月平均气温:7月、8月和12月比常年偏低,2月和6月与常年基本持平,其余各月均不同程度的偏高,其中1月和3月较常年偏高2℃多。

  【降水】 全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1439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与2013年基本持平略偏少。全市总雨量在1350~1500毫米之间,地区间降水量差距不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北少中间略多的态势。时间分布却是极不均匀,2月、5月、6月、7月、8月和9月比常年偏多,其中2月、5月和8月都比常年偏多3成以上,尤其是8月降水量异常偏多,较常年平均偏多8成,7月和9月比常年偏多1成;其余1月、3月、4月、10月、11月和12月比常年明显偏少,偏少达2至8成。8月为全年最大月降水量,但各站差异较大,最多雨量出现在上虞,是常年的两倍多,最少雨量出现在诸暨,比常年偏多7成。全年共出现暴雨51站次,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新昌气象站,日期为6月22日,达79.7毫米。全市平均年总降水日数为149天,比常年平均偏少8天,比2013年偏多20天。

  【日照】 全年,全市平均年总日照时数为1643.2小时,比常年略偏少,比2013年偏少1成。其中1月偏多6成,3月、10月、12月偏多2成,其余月份均偏少,4月、5月、6月、7月和11月偏少1至2成,2月、8月、9月偏少达3至5成。【风】 全年,全市年平均风速1.8米/秒,出现大风(瞬时风速17米/秒)共7站次,其中最多为上虞气象站,有3次,其他站点都为1次。全市极大风速出现在上虞气象站,达20.9米/秒(7月27日)。柯桥气象站全年平均风速1.5米/秒,最大盛行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年度重要天气事件】 (一)2月三场降雪,阻碍交通并影响作物生长。2月8日夜里至9日,全市出现了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全市阴有雪,南部地区有中到大雪,全市积雪深度普遍达2~5厘米,山区10厘米。2月12日迎来新一轮雨雪天气过程,其中南部地区积雪较明显,普遍有2~5厘米积雪。2月18日上午到夜间,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市阴有中到大雪,山区暴雪,雪深普遍在2~5厘米,部分山区5~10厘米。(二)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年中丰、头尾枯。全年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呈现年中丰、头尾枯的分布。年初除了2月偏多6成之外,1月、3月、4月比常年明显偏少,其中1月偏少6成,3月和4月偏少3成,而5—9月这五个月的累积降水达到1018.6毫米,较常年(常年平均865毫米)偏多约18%,占了全年降水量的71%。而10—12月的累积降水只有78.4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少6成(常年平均194毫米)。(三)梅雨降水集中期明显,梅期偏短。全市6月17日入梅,比常年平均偏迟3天,7月7日出梅,与常年一致,梅期20天,比常年平均偏少3天。6月17日至7月7日全市平均梅雨量为259.7毫米,与常年梅雨量(常年为239.7毫米)相比,偏多8%,共出现暴雨11站次。(四)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突发强对流较多。全年强对流天气仍然频发,其中很典型的有:3月19日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全市普遍出现全年第一次雷雨天气,嵊州部分地区还出现8级大风,同时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明显,过程降温幅度达10℃左右。7月5日下午到6日上午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全市出现了雷电和短时强降水,越城区鉴湖91.5毫米,上虞陈溪87.1毫米;上虞下管、嵊州苍岩出现10级大风,上虞谢塘出现11级大风并伴有冰雹。8月8日凌晨到上午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其中上虞、诸暨、越城、嵊州部分地区雨量较明显,全市平均雨量最大为诸暨斯宅127.8毫米,上虞盖北125.9毫米。(五)影响台风少,8月无台风。全年影响全市的台风个数偏少,影响偏轻,主要影响台风为“娜基莉”和“凤凰”。另外,8月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没有台风生成,这一现象极为罕见。第12号台风“娜基莉”于7月30日02时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进入我国东海后,向西北偏北方向挪动,于8月1日夜间在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东经125o附近)北上,受其外围环流影响,绍兴市31日夜间开始普降大到暴雨,全市平均雨量67毫米。第16号台风“凤凰”于9月18日凌晨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相继登陆菲律宾、台湾后,于22日19时35分登陆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受“凤凰”影响,绍兴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六)8月出现罕见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8月全市降水量异常偏多,日照显著偏少,气温明显偏低。全市平均雨量310.5毫米,较常年同期(168毫米)偏多8成;平均日照时数为115.5小时,较常年同期(213.3小时)偏少近5成;平均气温为26.7℃,比常年同期偏低1.3℃。(七)罕见凉夏,高温日数异常偏少。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6.6℃,比常年同期偏低0.6℃。极端最高气温35.0℃的天数异常偏少,全市平均为15天,比常年同期偏少13天,为2000年以来最少,全市没再次出现38℃以上的高温。(八)强冷空气突袭,一夜进入冬季。入秋以来气温异常偏高,10月、11月均偏高1.6℃,11月30日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带来明显的降温、降水和偏北大风,此次强冷空气扭转了全市前期气温偏高的态势,全市于12月1日正式入冬。(九)年末持续连晴,森林火险等级高。10—12月,全市持续多晴少雨天气,第四季度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约60%,其中嵊州气象站降水量为该站195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持续连晴天气使得空气干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十)霾日仍多,程度较轻。全市平均年总灰霾天数为68.6天,其中轻微霾51天,轻度霾14天,中度霾3天,重度霾0.6天。全年的霾日虽多,但程度比较轻,多以轻微和轻度霾为主,全市轻微和轻度霾占总霾日的94.8%,中度和重度霾占5.2%。(市气象局)

  【概况】2014年年末,全市共有79个镇、15个乡、24个街道、2176个行政村、50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越城区有10镇7街道,251个行政村,16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柯桥区有12镇4街道,251个行政村,10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上虞区有15镇3乡3街道,339个行政村,10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诸暨市有23镇1乡3街道,468个行政村,7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嵊州市有11镇6乡4街道,452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新昌县有8镇5乡3街道,415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基层自治组织调整情况】越城区:5月,马山镇成立群贤社区居民委员会;6月,府山街道调整河山桥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撤销金鸡塘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其并入鉴湖社区居民委员会,撤销山隐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山隐社区居民委员会,撤销越西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越西社区居民委员会;同月,北海街道调整寨下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调整塘南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撤销西湖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西湖社区居民委员会;11月,灵芝镇成立大滩社区居民委员会;12月,斗门镇成立育贤社区居民委员会。柯桥区:4月,柯岩街道撤销独山、上市头居民委员会,成立独山、鉴水社区居民委员会;5月,柯桥街道成立梅陇社区居民委员会;10月,柯桥街道撤销上谢桥居民委员会、湖滨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上谢桥社区居民委员会,撤销后梅居民委员会,成立后梅社区居民委员会,撤销红建居民委员会、望湖居民委员会、锦湖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红建社区居民委员会;12月,华舍街道撤销人利居民委员会,成立人利社区居民委员会。上虞区:10月,曹娥街道撤销蒿坝社区居民委员会,调整大三角社区居民委员会、曹娥社区居民委员会规模。新昌县:8月,七星街道七星社区居民委员会分设为文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西岭社区居民委员会。【更新和设置市区路名牌】根据《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精神,自1月起,市区路名牌设置、管理、维护等相关职能从市建设局移交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对342块灯箱式路名牌进行更新设置。至9月底,共更新补设灯箱式路名牌347块。新灯箱式路牌采用仿木制的铝合金材质,既符合绍兴古城特色又坚固耐用,上部分为路名牌,用于道路指示,下部分为灯箱式广告,主要内容为核心价值观、慈善等公益宣传。【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平台】年内,市民政局建立了地名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借助绍兴地名网和触摸屏等外联平台,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直接、便利的地名服务。绍兴地名网增设的地名公共服务栏目,内设行政区划定位、电子地图切换、民政专题展示、地名专题展示、地名定位查询、出行线路规划等六个子菜单。触摸屏主要设置了行政区划、地名文化以及电子地图三个板块,至年底,4台触摸屏已投放在绍兴图书馆、绍兴科技馆、市民政局、越王城博物馆等处试点。【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准备工作】年内,市民政局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准备工作。一是及时对各县(市、区)进行动员部署;二是编报了2015年普查工作经费预算;三是收集整理新增地名资料;四是成立了绍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市长光任组长,2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五是下发了《绍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六是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在绍兴地名网增设了“地名二普”专栏,制作地名普查工作指导手册,在灯箱式路牌广告位及绍兴日报等媒体进行专题宣传等。【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工作】2014年是绍金线、越上线第三轮界线月,绍兴市和金华市民政局在义乌召开绍金线联合检查工作座谈会,联合下发了《金华市和绍兴市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具体部署下阶段工作。5月至7月,沿线有关县(市)民政局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内外业联检。11月底,完成绍金线、越上线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地名命名和地名标志设置】年内,全市命名、更名地名236条,其中建筑物和居住小区名164条,路名58条,桥名及其他地名14条。设置门(楼)牌105575块,路牌974块,其中市本级设置门(楼)牌1677块,发放门牌证1199本,出具地名证明571件。(孙洁)

  【概况】 2014年年底:全市有总户数1614768户,总人口4430358人,其中男性2216175人、女性22141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0.09∶100,平均每户2.74人,总人口比2013上年增加13756人,同比增长3.11‰;全市迁入人口29759人,迁出人口26899人,增加2860人,机械增长率为0.65‰;全年出生42043人,死亡30368人,自然增长率为2.62‰;全市有非农业人口1640048人,占总人口的37.02%,比2013年增长0.75%;全市现有待定户口人员2603人。全市人口按年龄段分布,18岁以下654970人,占总人口14.78%,18~35岁905334人,占总人口20.43%,35~60岁1907203人,占总人口43.05%,60岁以上962851人,占总人口21.73%。市区总人口2177836人,其中越城区748072人,柯桥区649784人,上虞区779980人;县域人口2252522人,其中诸暨市1080398人,嵊州市733147人,新昌县438977人。【流动人口管理】 年内,全市公安机关积极努力配合市流动人口管理局抓好全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全年全市共登记流动人口1688779人。其中越城区(实管范围内)174517人,柯桥区625317人,上虞区182856人,诸暨市391483人,嵊州市83517人,新昌县41399人,绍兴高新区63504人,袍江开发区115778人,滨海新城10408人。(焦志伟)

  【概况】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全市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稳步的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持和谐稳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年内,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65.8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2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13.5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858.1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财政总收入546.3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7.3亿元,同比增长8.3%。重抓有效投资,开展“项目推进年”系列活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4.7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8.6%、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4.2%。重抓越商回归,越商回归实到资金192.1亿元。全面落实各项出口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3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297.5亿美元,同比增长6.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7.1亿元,同比增长12.8%,网络零售额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65.5%。市场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2.1%。进一步深化客户服务,积极开展金融支持经济“百日服务”活动,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525.7亿元,同比增长11.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积极防范和应对企业风险,提出分类帮扶处置危机企业的政策措施,建立7.4亿元应急转贷基金,帮企业转贷123.7亿元。【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扎实推进】 年内,全市工业产业体系持续优化,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0.1%,新兴起的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达到40.5%和81.6%,同比提高1.1个和8.2个百分点。大力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全市产值超亿元、十亿元、百亿元的工业公司数量分别较2013年增加60家、8家、1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8.5%、50.6%和14.8%。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面完成制革、造纸行业整治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占GDP比重提高到43.6%;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1182.5亿元,同比增长19.8%,高于工业投资9.2个百分点,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6.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9.2%,金帝银泰城、诸暨国际商贸城、新昌世贸广场建成开业,金沙东方山水等重点项目即将完工。加大“老绍兴、醉江南”品牌宣传力度,实现旅游总收入652.1亿元,同比增长11.6%,接待入境游客70.2万人次。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新增园区建设资金6.2亿元,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8个、粮食生产功能区7800公顷,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确权登记,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围绕“八倍增、两提高”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科技领航行动,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启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01家,新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1.8%,占比达到3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年内,全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大力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市级部门行政权力从8781项减少到4045项;开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843项减少到506项;同步推进市县扁平化改革,向各县(市、区)及市直开发区连续下放三批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积极推广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经验,稳步推进柯桥区和滨海新城的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试点工作;全面搭建“中介超市”平台,市级及各县(市、区)“中介超市”挂牌运行。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探索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工作,柯桥、上虞、诸暨、嵊州列为首批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扩面地区;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评体系,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000公顷,盘活存量用地666.67公顷,深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改革试点,减免税收1.8亿元;加快完善环境资源市场化配套政策,累计完成排污权交易741笔,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金4.1亿元,获得银行排污权抵押贷款78.7亿元。金融信贷总体平稳,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666.7亿元和6006.7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05亿元和362.6亿元;直接融资势头良好,实现直接融资384亿元,获准发行企业债券7只计86亿元。深入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全方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有限公司16272家,注册资本4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9%和24.4%;全方面推进“营改增”试点,首次公开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热情参加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编制三年实施计划;顺利实施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扎实推进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国水利现代化改革试点、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新型城市化步伐加快】 年内,全市全力促进中心城市融合发展,编制实施绍兴市城市发展的策略纲要,做深做细11个专题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快市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越城区行政区域内各功能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诸暨中心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嵊新区域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积极优化提升产业平台,高新区迪荡新城二期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梅龙湖工程基本完成;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湖”开发建设扎实推进,特色商业圈逐步形成;滨海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同意,产城融合进程加快。强化小城市分类培育,实施进一步加快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政策意见,上虞区崧厦镇增列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创建美丽农家1.83万户,落实12.9亿元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制订接轨上海及对接自贸区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山海协作等工作。“五水共治”成效显著,基本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整治黑臭河199条计238千米,基本消灭垃圾河,五类、劣五类水质断面由14个减少到8个。扎实推进“五气合治”,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3.4万辆,淘汰燃煤锅炉878台,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7.4%。环境监督管理力度慢慢地增加,全面启动污水分质提标和集中预处理,省级生态乡镇(街道)占比达到93.9%。全力推进“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882万平方米,拆除违反法律建筑1506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46%和502%。继续加强交通治堵力度,实施道路差别化停车收费,新增停车位11533个、公共自行车10090辆,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12%和25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双百双千”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58.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8.8%。镜湖新区“三中心”全面投运,越城区至上虞区公交、BRT5号线开通,杭长客运专线投入运营;市区“一环六横八纵”快速路网项目启动实施,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省道北延工程基本建成;镜湖旅游综合体、黄酒文化园、104国道柯桥段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杭绍台高速、绍三线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本形成。【民生工作全面加强】 年内,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举办各类招聘会498场,达成就业意向13.5万人次,发放就业社保补贴2.4亿元,制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1.4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4.8%;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6%。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16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39元,分别同比增长9.1%和10.5%。扎实推进十方面民生实事,投入民生资金260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74.9%。社会保障力度逐渐增强,新增职工和城镇和乡村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和城镇和乡村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0.1万人、9.5万人、11.8万人、8.2万人和7.7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254.3%、158.8%、190.3%、136.5%和139.5%。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镇和乡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全方面实施城镇和乡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9536套,改造农房1.1万户。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绍兴一中启动建设,绍兴大学创建工作力度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有序展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出台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成功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绍兴人免费游绍兴”正式实施,免费接待市民180.3万人次。优生促进工作提质扩面,“单独两孩”政策得到落实。“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程建设深入推动,加大食品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标准化试点,获得“全国慈善七星级城市”的最高荣誉。(市发改委提供)

  【概况】 2014年,绍兴市政治文明建设,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把群众路线教育作为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建设“两美”浙江,深入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机遇。【开展群众路线个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及其工作部门,95家市直单位,838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1.5余万个基层党组织,33万多名党员中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注重统筹谋划,制订切合绍兴实际的实施方案和专项行动方案,抽调人员组成18个督导组,分赴6个区、县(市)和市级各部门开展督导工作,实现上下联动、压茬推进;坚持领导带头,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将“六个带头”贯穿始终。树立了以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全国优秀员杭兰英为代表的一批正面典型。狠抓正风肃纪,组织纪检、宣传等有关部门,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克难”主题教育、“六项集中行动”和“八项专项整治”,严厉纠治“庸懒散奢浮粗”等不良习气。在全市2674个村(社区)全方面开展“清牌减负”工作,清理牌子27800余块、考核评比项目和创建达标活动153项。重抓长效机制,抓住“”明显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等整改重点,采取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台账销号、开展专项整治等方法,强化群众参与、制度机制等保障,把活动效果体现到整改落实、常态长效上。【构建“民情通”工作标准化机制】 年内,全市组织系统把深化“民情通”工作作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方法,建立“民事服务一网覆盖、民情信息两员收集、民生热点三级分析、民意诉求四步办理”工作机制,以标准化推动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化,推动基层干部“沉下去”,“点对点、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全年,各级干部走访农(居)户232万户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2230个。注重整合信息资源,搭建集联系沟通、有效服务、学习交流、智慧积淀功能为一体的“民情通”信息数据平台,实现网上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民情通”网上已实现全市农(居)户信息录入全覆盖,记载网上民情日记24.7万余篇,研究处理问题8172个。【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年内,全市组织系统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领导干部社会化评价工作,扩大评价范围,将市本级评价范围扩大到59个部门的68名正职、283名副职领导干部,同时推动工作向县(市、区)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延伸,共有2942名科级干部接受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评价。一直在改进评价方法,累计已录制《电视评议》64期,播出56期。【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 年内,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联动,每月召开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共组织明察暗访行动796次,出动检查人员3509人次,检查单位6796家次。严肃整治“节日病”,节假期间,联合新闻媒体对高档酒店、旅游景点、机关传达室等开展随机检查,坚决刹住“酒局牌局”、“会所中的歪风”、公款送节礼、公款旅游和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对机关干部上班纪律、值班到岗、工作用餐等情况做暗访抽查,防治松、懒、散等机关“松垮病”。对“五水共治”工作中推进不力、履职不到位的干部予以追责。全市共查处各类问题930个,处理责任人员573人次,其中78人次受党纪政纪处分,下发通报335起,媒体曝光44起。3月29日,全市实名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深化专项整治工作】 年内,市委组织部根据省委开展“八项专项整治”的要求,把“六项集中行动”和“八项专项整治”活动结合起来,部署推进整改工作。至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较活动开展前分别下降10%、9.5%;减少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37个;市级43个部门825项行动审批事项“归零”417项,减少50.5%;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6项,暂停征收34项,降低(减半)项目59项,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11项。压缩农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4737万元;立案查处涉企“三乱”案件3件,涉案金额87万元;查处涉农违规收费案(事)件4件,涉及金额4.4万元;查纠城乡低保“人情保”“错保”案件,退出28人,查实举报11件。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比2013年下降30.1%。1月至8月,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46.7%,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55.9%。(余一苗)